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,倚靠在躺椅上,手捧日记和相册,对着女儿或孙女讲述一段早已尘封的往事。很多电影都以这样的画面开始,进而引出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。《剪刀手爱德华》如是,《泰坦尼克号》如是,《本杰明 巴顿奇事》亦是如此。而《廊桥遗梦》只是把这换成了子女们对母亲遗物的整理。我们在为男女主人公的缠绵悱恻感动时,却很少注意到剧中的配角:女主人公的丈夫们。这种配角是幸福的,因为他们可以跟女主人公长厢厮守,生儿育女;但他们又是凄凉的,因为爱人心中的某个地方是他们从未染指的,这完完全全属于另外一个人。
人生就如这样一出戏。之于某些人,你是主角,之于某些人,你又是配角;总有某人是属于你的主角,某人注定只能成为你的配角。对于个人来讲,人生又是好几出同时上演的戏,在一些戏中你是主角,在其他戏中你又是配角。这本不足为奇,正是这些不同的角色才让故事情节更生动更丰满。就像戏剧中的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,让这种艺术更具表现力。正如在巴萨的进攻体系中,梅西的犀利突破固然重要,但同样不能缺少艾托奥的攻城拔寨,亨利的一锤定音,哈维的穿针引线,以及伊涅斯塔的灵巧前插,这样进攻才能更多样化,更具立体感。不同的角色都同样不可或缺,只是不同角色的表现形式不同罢了,有的必须耀眼,有的则只能沉稳,有的则必须默默无闻。我想谁都不希望看到自己的门将频频上镜,因为门将上镜了,要么就是防守体系被打穿了,要么就是他从网窝里捡球。
人总是自大的,总是喜欢以自我为中心,希望一切都围着自己转,所以总是把自己想象为主角。每当朋友失意的时候,总会这样安慰他:他们没有珍惜你是他们的损失,总有一天他们会后悔。事实上,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。对对方来说,你根本一文不值,你连茶余饭后的谈资都不是,或许你永远都是一个没有台词不露脸的“死跑龙套的”。需要你的时候,你就得屁颠屁颠地跟着,不需要你的时候,就只能滚到千里之外。所以老俞教育我们别太把自己当回事。其实,滚到千里之外未必就是坏事,或许你就转角遇到爱了。
很多角色只是相对的,并且可以互换。当你被以某些理由拒绝之后,或许你又会用同样的理由去拒绝别人;当你因为某些原因抱怨别人的时候,或许别人也在因同样的原因抱怨你;当你被人以某种方式伤害之后,你却又会以同样的方式去伤害别人。
在宿命论者看来,这一切都是早就安排好的,并且由导演一一呈现,这位导演的名字叫做命运。我不相信命运,我相信因缘。所有事情的成败都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缺一不可。我们无法决定事情的成败,但可以促成因缘的集散,所以我们需要广种善缘。
悲观者认为,纵然我们或多或少会充当主角,但终究难逃配角的命运。
乐观者认为,即使大部分时间我们是配角,但总有一出戏是属于自己的。
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2 条评论:
your post is very good......
--liangpi
演好自己,不管演主角还是配角的时候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