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年的时候,听一位小学同学谈起了《古文观止》。回来后买了一套,共三册,是“上海古籍出版社”发行的,纸张质量很好,排版和译文也不错,最近翻阅完了,由于时间有限,很多文章只是一知半解,并未深究。但不得不承认,这是一套好书。
《古文观止》是清朝吴楚材和吴调候选编的222篇经典的古文著作。按时间顺序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明朝,语文书中的很多名篇都在此列。至于《古文观止》的介绍,在此不再赘述。读完之后,我有三方面的收获:
一是文学方面。当然,这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收获。222篇文章出自历代大文豪之手,形式各异,包含序、表、辞、赋等多种题材。《归去来兮辞》,《滕王阁序》,《前赤壁赋》等都是我最爱的名作。
二是历史方面。书中的文章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排的,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朝,顺着书的思路看下来,就相当把中国的历史捋了一遍。我历史知识比较匮乏,看完书后对中国历史的发展算是有个粗略的了解了。
三是政治方面。古代文人的终极目标就是谋取功名,治理天下,所以他们写的文章难免跟政治搭上关系。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作品,可以窥视到当时的政治环境,治理国家的方法,很多道理至今仍然通用,比如“君为轻,民为重”,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”,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”等等。
小时候对古代诗词很感兴趣,可是经历了6年中学教育之后,对于国学的兴趣似乎被消磨殆尽了。现在阅读这些文章,虽然早已无法再获取功名,对于生活工作的现实意义也似乎不大,但是利用空余时间读读,也是有益无害的。“维护国学”这个话题太沉重,我能做的仅仅是维护自己最后的那一点点幸存的兴趣。
2009年9月5日星期六
推迟毕业
入学之前就计划着研究生两年半毕业。入学之后,更是无时无刻不想着两年半毕业。直到上个星期,我还一直认为今年过年前一定会毕业。现在,我只能无奈的接受推迟到三年毕业的事实。
前几天,学院发布了关于本学期毕业生答辩的时间安排。9月18日之前要交论文初稿,10月18日之前提交论文终稿,而此时,我还没给导师做完开题报告。原计划是这个星期完成开题报告的,然后马马虎虎应付下初稿,再花一个月时间唬烂个终稿出来,我想也是可以做到的。但是这有什么意思呢?也许在我提交的时候,心里都在鄙视自己。再加上10月份要开始找工作了,实习、找工作,毕业设计,三线作战难免会分心,所以最后决定推迟到明年6月毕业。
是到如今,也只能怪当初没能未雨绸缪。6月份的时候就听说有同学开题了,而我一直认为这是件很轻松的事情,9月份过来开下题就可以了,再加上导师也只是要求我们8月底或9月初开题,所以理所当然的认为还有大把的时间。更甚者,或许去年的这个时候就应该关注上一届同学的答辩安排,提前了解了,今年就不会一直想当然了。
前几天,学院发布了关于本学期毕业生答辩的时间安排。9月18日之前要交论文初稿,10月18日之前提交论文终稿,而此时,我还没给导师做完开题报告。原计划是这个星期完成开题报告的,然后马马虎虎应付下初稿,再花一个月时间唬烂个终稿出来,我想也是可以做到的。但是这有什么意思呢?也许在我提交的时候,心里都在鄙视自己。再加上10月份要开始找工作了,实习、找工作,毕业设计,三线作战难免会分心,所以最后决定推迟到明年6月毕业。
是到如今,也只能怪当初没能未雨绸缪。6月份的时候就听说有同学开题了,而我一直认为这是件很轻松的事情,9月份过来开下题就可以了,再加上导师也只是要求我们8月底或9月初开题,所以理所当然的认为还有大把的时间。更甚者,或许去年的这个时候就应该关注上一届同学的答辩安排,提前了解了,今年就不会一直想当然了。
Labels:
似水年华
订阅:
博文 (Atom)